人民日報:擔負起防治污染的主體責任 生態環境部 近日,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》發布,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做出了系統部署。生態文明,一頭連著國家的整體發展,一頭連著百姓的美好生活,怎樣才能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,形成生態文明的廣泛共識?如何才能握指成拳、形成合力,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?人民日報系列評論《守護我們的藍天綠水》(二)。 “提高政治站位,強化責任擔當”“落實主體責任,加快問題整改”“環保整改決不允許作選擇、搞變通、打折扣”……在中央環保督察的整改報告中,“主體責任”“政治責任”成為高頻詞。這說明,“落實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,嚴格實行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”,這一制度安排正日益成型,并切實運轉起來,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 層層傳導壓力,層層落實責任,是我們黨開展工作的一條重要經驗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從中央環保督察以雷霆萬鈞之力持續壓實責任,到河長制、湖長制讓河湖從“沒人管”轉變為“有人管”“統一管”,再到組建生態環境部破解污染防治職能交叉重復、疊床架屋、多頭治理難題,正是因為把握住加強黨的領導這個總抓手,扭緊了落實黨政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,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才能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、轉折性、全局性變化。 當前,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、負重前行的關鍵期,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。重污染天氣、黑臭水體、垃圾圍城、生態破壞等民生之患、民心之痛,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明顯短板。打攻堅戰,意味著跟問題斗爭、向困難進發,好比負重登山、逆水撐船,沒有敢擔當的寬肩膀和能成事的真本領是絕對不行的。 方此之時,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日益完善,正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算清楚環保賬、經濟賬和政治賬,真正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,讓環保壓力層層傳遞,用堅強的責任擔當和堅定的貫徹執行確保頂層設計能夠落地生根。 觀察近年來的生態文明建設,凡是成效顯著的地方,往往都是主體責任落實到位、各級干部敢于任事的地方;相反,一些重大生態環境事件背后,往往都有主體責任付之闕如、環保制度流于形式的問題。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典型案例說明,理念不會自動轉化為行動,如果缺乏責任擔當、缺少監督落實,中央的決策部署也難以落到實
|